<
    “怎么?那碧泉村是苦了些。可本官向来处事公正,对所有流放之人一视同仁。

    总不能因为某人名气大,就搞特殊待遇吧?”

    他意味深长地看向祝澜。

    “你说对么……曾经的中丞大人?”

    祝澜与康高义对视片刻,不急不恼的模样竟让康高义有些心虚。

    对方再位高权重,那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。现在她无权无势,落到自己手中,有什么好怕的!

    康高义如此想着,心中又多了几分底气。

    祝澜收回目光,淡淡一笑:

    “康大人说的自然在理,那一切便听从康大人安排了。”

    第465章 夜

    傍晚时分,祝澜抱着行囊回到了碧泉村。

    她再次见到了那个小娃娃的父亲,原来他就是碧泉村的村长,名叫林三郎。

    得知县令将祝澜安置在了碧泉村,林三郎脸上闪过一丝诧异,浓眉紧锁,神情也变得有些怪异。

    他终究没有多说什么,带祝澜来到了一座破败的小木屋前。让她暂且住下。

    林三郎年纪不大,话也不多,祝澜却能感觉到他数次欲言有止,却又有所顾忌。

    林三郎临走前,终于回头说了一句有些奇怪的话。

    “夜里记得把门锁好,听到什么动静也别太在意。

    要是身子不舒服,就去找隔壁的孙阿婆。”

    林三郎说完,兀自小声嘀咕着什么,转身离去了。

    祝澜站在原地,寻思了半晌林三郎方才的话,仍无法完全参透。

    看来这村子的确有些玄机。

    祝澜收回思绪,转身推开了那扇木门。

    一股灰尘扑面而来,还夹杂着霉味,显然已经许久没人居住了。

    她借着昏暗的光线打量屋内,只有一张炕和一副桌椅,相当简陋。

    罢了,总归也不会在此处待上太久,既来之则安之。

    来时经过碧泉村,她便觉这村子有些说不上来的奇怪。眼下既然要在这里住一阵子,不妨一探究竟。

    祝澜将行囊放在炕上,打量了一番屋内的灰尘和蛛网。轻叹了口气,开始动手收拾。

    她拎着水桶出门打水,一路上能感受到周围村民们投来有些异样的目光,但这一次无人再阻拦,好似已经知道祝澜从今往后也是碧泉村的一员了。

    那些人看着祝澜从水井中打水,一边窃窃私语着什么。而当祝澜看向他们时,那些人却又移开了目光。

    祝澜打满了整整一桶清水,有些吃力地提着桶往回走。

    桶里的水随着她的步伐晃动起来,很快将她的下摆和鞋子都打湿了。

    忽然,祝澜感到手上的重量一轻,一双手接过了那只水桶。

    她抬眸,撞见一个少年灿烂的笑容。

    那少年看起来十六七岁的模样,个子与祝澜一般高,瘦得像根竹竿,手上的力气却不小。

    “多谢。”祝澜对他感激地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都是邻居,不用谢!”

    “邻居?”祝澜诧异道。

    “对啊!”少年点点头,眨着眼睛道:“我和阿婆就住你隔壁。村里人都喊我阿虫,你喊我虫哥也行。”

    祝澜闻言不禁失笑,这少年看起来比自己年岁还小许多,这声“虫哥”自己实在叫不出口。

    阿虫拎着水桶一边走,一边好奇的问祝澜叫什么,从哪来。

    祝澜如实作答。

    “你也是从京城来的啊?”阿虫惊讶道。

    祝澜侧目问他,“难道除了我。这村子里还有其他从京城来的人?”

    阿虫摇摇头,“没有,我们村子从不收留外客,你是第一个住在这里的外人。”

    祝澜问:“那你刚才为什么说我也是从京城来的?”

    阿虫理所当然地道:“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从京城被流放到南州的人啊。要进入南州,肯定得经过我们碧泉村。但我们村子从来不让外人停留。”

    见他提到这件事,祝澜立刻抓紧机会打听其中缘由。

    “你们村子为何如此排斥外人呢?”

    “也不能说排斥——”阿虫正要说什么,却忽然看向了前方。

    祝澜顺着他的目光望去,心中微微咯噔一下。

    自己隔壁的小院,两扇木门被拉开了一条小缝。

    一只苍老阴森的眼睛从门缝中露出,从下往上,直勾勾地盯着自己。

    正是来时见过的那个独眼老太。

    “阿婆,我马上就回家!”阿虫对着那只眼睛笑道。

    原来那独眼老太便是刚才村长提到过的孙阿婆,也是阿虫的奶奶。

    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祝澜家门口,阿虫将水桶放在地上,就转身向自己家走去,祝澜连忙叫住他。

    “阿虫,刚才我的问题你还没告诉我呢!”

    “那个啊……”

    阿虫挠了挠头,纠结了半天,最后说道:

    “唉,你还是先别问了……也不一定能碰上,别想太多了。

    你今晚先好好睡一觉吧,有什么事情就来我家敲门。”

    阿虫说完便快步回到了自己家里,那扇木门也被关上了。

    不知怎地,祝澜心中忽莫名升起一种感觉。

    那只眼睛,好像在木门后面,依旧死死盯着自己。

    祝澜回到屋子里,简单擦洗了一番,外面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。

    她常年握笔的手许久不曾干过粗活,擦洗房间时,被一些木刺扎进了皮肉里,隐隐作痛。

    祝澜并非娇气之人,她平静地花了些时间用细针将木刺挑出来,又将被碎瓷片划伤的伤口清理好。

    最后她拖着疲倦的身子倒了些水喝,目光落在桌上的两只馍馍上。

    那是刚才阿虫送来的,还冒着热气,说是孙阿婆亲手做的。

    肚子开始不争气地抗议起来。

    祝澜咽了下口水,将那两只馍馍掰开,借着烛光细细端详,看不出任何异样。

    她犹豫片刻,最后还是放到了一边。

    这个村子的古怪还没有弄清楚,村里这些人是敌是友也尚未可知。

    既然心存疑虑,不吃才是最稳妥的。

    祝澜没有精力再去做饭,便取出来时路上剩的一些干粮草草应付了一番。

    外面不知何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。

    岭南地处大梁的最南端,气候温暖。就连冬日树木也不曾凋零,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更不曾见过飞雪。

    熄了蜡烛,祝澜合衣而眠。这村里的土炕虽远远比不上平日睡惯了的的软榻,却也比天牢里潮湿发霉的草席舒适不少。

    祝澜闭上眼,很快进入了梦乡。

    不知睡了多久,她是被一声惊雷吵醒的。

    窗外雨还在下。

    祝澜睁开眼,感到肚子有些不舒服,像是吃坏了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要找茅厕,她的脑海中立刻闪过这个念头。

    祝澜捂着肚子翻身下床,撑起门边一把年代有些久远的纸伞向外走去。

    茅厕并不算远,过了好一阵,祝澜才虚弱地从里面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白天时,阿虫曾给她指过村子里的路,祝澜都记得。

    她撑着伞,凭着印象原路返回。

    天空中一道闪电划过,眼前的村落亮了一瞬。

    祝澜发现,路上不知何时竟弥漫起了白色的雾气。

    村子紧挨着的山壁有万仞之高,好似冲天而起的巨浪海墙,下一刻就要将整个村子吞噬殆尽。

    眼前一切再度归为黑暗。

    第466章 迷雾深处

    祝澜向前走着,只感觉脑袋昏昏沉沉,耳边似乎有什么细碎的低吟。

    那些声音时而缥缈如在云端,时而又仿佛贴在她的耳畔呢喃。

    祝澜浑身瞬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,自然也察觉出了事情不对。

    她弯腰喘息片刻,一手撑伞,另一只手则是握紧了袖子里的东西。

    那是一只极为精致小巧的机关弩,十步之内,例无虚发。

    这一次她孤身离京,不可能不做些防身的准备。

    雾气越来越大,祝澜发觉自己不知何时走到了一条岔路上。

    两边的房屋与院墙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则是怪石与密林,无边无际。

    脑袋昏沉的感觉越来越重,耳畔那些低吟的声音也越来越大,逐渐变成了肆意的狂笑与尖叫,又仿佛地狱传来的怒吼。

    怪石密林之间有什么东西在不停闪烁晃动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个人影,有的手足倒立,有的残缺不全……他们狂叫着翻飞着,像是在进行某种狂欢。

    不可能……这个世界上没有鬼……

    都是假的!

    祝澜的心脏剧烈跳动着,她丢掉了手里的伞,一手捂着脑袋,咬牙冒着雨向前走去。

    她吃力地笑了。

    果然,她可以穿过那些影子,那些东西都是假的,根本伤害不了她。

    祝澜的视线中出现了两点耀目的红色,缓缓摇曳着,好似在浓雾之中对她招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