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b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越考科举 > 第177节
    那纪元文章里的“跳脱”则截然相反。

    若两者能中和一些,像中庸里的万物中和,不偏不倚,那纪元的文章便大成了。

    最后回到原本的那句话。

    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
    纪元在郭夫子的教导下进步飞快。

    似乎只要提点一个点,他便能很快掌握。

    时间越来越快,冲刺班的学生们,看到丙等堂甚至已经在踢蹴鞠的时候,还出去看了看。

    不要也就罢了。

    房老夫子正在给蹴鞠场旁边刻字。

    而字的内容,正是文明其精神,野蛮其体魄。

    这句话极有气势,又点出体育,德育,智育。

    像房老夫子这种早年游遍天齐国各地的读书人,对这话简直爱的不行。

    蹴鞠场重新修缮得差不多,他就说要把这句话刻在上面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还要自己亲笔来写。

    见纪元过来,房老夫子还招手:“看着做什么,给我打打下手。”

    纪元的水平,房老夫子很相信。

    但还没写多少,就让他赶紧回去读书。

    今日都三月十九了,还有几天就要出发去府城,快去读书!

    三月十九。

    纪元他们也早从厚衣服换成春衫。

    周围同窗们都在准备去府城的衣物,纪元自然也不例外,他婉拒几位夫子的帮忙,还是自己花钱买衣料,再拿自己之前小了的衣服改一改。

    衣服嘛,能穿就行。

    再说了,以后这身高还要长,不用都做新的。

    除了衣服杂物之外,最费钱的吃饭跟住行就不用担心了。

    官府跟县学会对十二位考生负责。

    到时候会安排两个夫子,两个捕快同行,确保他们的安全,负责他们的吃饭住宿车马。

    除了衣服之外,还有路上带的学习用品。

    出门跟在家肯定不同,很多东西都要轻便,易耗品不用买太多,府城的笔墨纸砚反而更便宜。

    但便于携带的书箱,以及生活用品还是要买的。

    李廷钱飞干脆接过这件事,用纪元的钱给他置办物件,两人选了物美价廉的,不会花费太多。

    说起来,他们两个在丙等堂的排名都进了前十。

    二月考试成绩极好,估计明年说不定也能到乙等堂了。

    纪元更多时间扑在礼记上。

    去年殷博士说要教纪元礼记,自然不会食言。

    也因在备考,纪元专攻的一门正是礼记,殷博士反而能用大部分时间来教,从《礼记》,讲到《周礼》《礼仪》。

    最后连《白虎通义》《大戴礼记》都过了一遍。

    时间虽然紧张,却颇有成效。

    殷博士刚开始还放慢速度,发现他说的书纪元之前都读了,速度逐渐提升。

    知道师徒两人讲课听课的时候,有人想过来旁听,根本跟不上两人的思维跟进度。

    要说如今学得多深,那也不至于。

    可殷博士却满意的很。

    “剩下的内容,等你从府试回来再说。”

    要是考上秀才,那就要从乙等堂到甲等堂。

    甲等堂的科目更深,符合纪元要学的进度。

    殷博士说完,又道:“也不好说,万一你中了府案首,那就回不来了。”

    府案首便是整个建孟府的第一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得了府案首,必然会留在府城的府学读书,直接成为府城的生员。

    无论待遇,还是接触到的夫子,都会更上一层楼。

    殷博士虽然相信自己的学生。

    但纪元学的时间还是太短,若再给学生一两年参加童试,那府试第一必然是他。

    可惜了,因为那些变故,让他提前应试。

    殷博士合上书,开口道:“等你回来再说吧。”

    “明日你们就要出发,东西都准备好了吗。”

    纪元点头:“都准备好了,李廷钱飞他们很细心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次郭夫子跟李夫子同行,都是熟悉的人,会好好照顾你们。”

    “郭夫子负责路上的杂务,李夫子继续帮你们查漏补缺,就算在路上,也不能耽搁。”

    殷博士细细交代着,罗博士微微点头,他想说的,小殷都讲了。

    赵夫子因为教学的缘故,没有过来送行。

    纪元他们三月二十五出发,三月三十到府城。

    再到四月初八考试,等成绩出来,差不多四月中旬。

    满打满算,出去差不多一个月。

    这时间不算太长,赵夫子也怕给纪元压力,但让人送了两身衣服过来,都是师娘亲手做的。

    估计也是怕纪元推辞,干脆不出面了。

    房老夫子也没多讲,倒是给纪元了两幅画,只道:“若需要银钱,就把这两幅画给卖了。”

    啊?!

    纪元震惊,打开一看,这正是房老夫子的亲笔书画。

    气势之精妙,让人惊叹。

    见学生震惊,房老夫子道:“收好吧,最好用不上。”

    直接给钱,纪元肯定不要。

    但夫子给的画?

    纪元只能心道,最好用不上。

    随后又想了想自己身上的银钱。

    年前身上差不多二十七两银子,既有攒下的,也有去年青储料赚的。

    最近一段时间花销大,他身上还有二十两,虽然说穷家富路,但吃喝都有官府管着,应该没事?

    房老夫子道:“过不过都没关系,你还能回来多学几年画。”

    这是房老夫子的大实话。

    纪元的字画虽然不错,却还欠火候,跟着他再学几年,定然能大成。

    纪元人还没走,接下来大半年的课都定好了。

    学礼仪,学书画。

    纪元心里只有感激的份。

    第二日,三月二十五,冲刺班的学生们悄无声息离开。

    县学其他学生没听到里面的读书声,这才意识到,他们早早出发去府城了。

    去府城考县学。

    考上了,便是秀才,便正式有了功名。

    这跟考县试那会大张旗鼓不同。

    府试艰难,更要谨慎。

    连县学都对此事不过多提起。

    至于能不能考上,就看学生们的本事了。

    纪元坐着马车出发,看向远去的正荣县。

    来这个世界三年多了,头一回离开县城。

    走得越远,县城似乎变得越小。

    直到再也看不到。

    考生们分了三辆马车,纪元跟蔡丰岚,李锦等人一起。

    见纪元抽出书,其他人同样如此。

    随车的郭夫子暗暗点头,押车的雷捕快面露震惊,大字不识的他,真没见过这种场面啊。

    这路上,还要读书的?

    从正荣县,一直读到建孟府的府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