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b小说网 > > 只想给学神拖后腿 > 第142章
    生怕季白绪变回原来的样子。

    一段时间后,发现季白绪并未收到影响。

    季佰思才放下心来,正常相处。

    但很快,张来节家属联合医院医生造假的视频迅速出现在了网络上。

    正准备消停的网友:???这还不冲?

    冲啊!!!

    张来节一家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遭受到了他曾经带给别人的网暴。

    围观了寒时霖全程操作的季白绪目瞠口呆。

    他一个人拿着电脑,像操控千军万马,把张来节打得节节败退。

    你看,操控舆论就这么简单。寒时霖淡定敲着键盘,总有人把别人当傻子,以为自己是这个领域的神,其实无非就是别人更有良心而已。

    那你自己当初怎么不反击呢?季白绪问。

    寒时霖看着他,笑了:人总会在成长的时候,不小心走进死胡同的啊。

    这是季白绪见到寒时霖的第三种笑容。

    不同于刚认识的冷笑,认识后的伪笑。

    是一种发自内心的,和煦的,开朗的面部表情。

    第68章

    为了感谢各位的关心,季白绪通宵编了几首曲子,来了一出歌送八大家。

    收到歌的贺依依激动得直转账。

    其他人也用各种方式表示了感激,许久没有直播的方立觅重新开播,用他贫瘠且啰嗦的词汇感谢了季白绪两小时,直播结束后他怒掉五万粉丝。

    季白绪正常回去上课,部分同学会小心翼翼跟他说话,生怕触及他的伤心事,也有个别会在后面说闲话,季白绪只当听不到。

    张来节那边的事愈闹愈凶,先是警察找上门,将其父母和他都带去思想教育,接着三人大闹警察局表示不满。

    随后就是有受害家庭对其上诉,要求他父母承担精神损失费。

    张来节父母在枯石县都是有正式单位,工作都收到了相应的牵连,据张来节家的邻居说,家里经常上演全武行,张来节从出生后,第一次被父母这么招呼。

    不管怎么样,对外,张来节父母还是坚持自己孩子没有错。

    他只是被网上别的舆论给带偏了,他年纪小又单纯,肯定是被人利用了,你们不能揪着一个孩子不放,他又没有杀人放火。张来节父母铮铮有词。

    这番言论也被传到网络上,引起热议。

    季妈妈都感慨:现在什么事情,网上的人都要掺和一下子,大家都没事干吗?

    季白绪兄弟俩深表赞同。

    韩皓炎最近联系你没有?他死外面了吗?季妈妈问季白绪。

    季白绪也奇怪:对哦,韩叔叔好像好久没消息了。

    他拿出手机试图打电话,对面也没有人接。

    于是接着又打,没几秒,手机没电关机了。

    一直关注这边的季妈妈:你就不能每天多充点电吗?

    季白绪拿出以前那个烂手机,再次联系韩叔叔,这次终于联系上了。

    韩叔叔说他已经有了一点头绪,还在追寻中。

    快过年了,让他回来过个年再去找吧。季妈妈插嘴。

    季白绪原话复述,不过韩叔叔敷衍了几句就挂掉了,明显没有听进去。

    新手机在充电,季白绪也只能用一用旧手机,无奈手机实在太卡,季白绪想点微信,最后跳出来的竟是□□。

    习惯了。

    季白绪想把□□关掉,但叮啷作响的提示音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
    待他看清楚里面的内容后,起身跑了出去。

    季白绪也不知道自己为啥首先想找到的是寒时霖。

    你什么时候加的这个群?寒时霖翻着他手机问。

    季白绪搜刮记忆:可能是小学在家无聊的时候?

    寒时霖皱眉:这个群这么久远了吗?

    不等季白绪回答,寒时霖开始挨个去搜索里面的人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千人大群,里面的内容很多涉及负面情绪相关的东西。

    最新的消息,就是都在怂恿群里的一个管理员在家烧炭。

    再往上翻,还有几个灰掉了的id也发过言,口气很像苏招溪和游丽丽他们。

    寒时霖查了整整一晚上,把里面的人都查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还好季白绪手机年代久,保留了很多记录。

    他抬头一看,季白绪已经靠在他身上睡着了。

    有那么一刹那,寒时霖又感觉自己好像处于在宿舍的那段时光。

    而最近,好似也能够每晚入睡了。

    等季白绪醒来,寒时霖已经叫外卖送来了早餐,是热腾腾的牛肉炒米粉,香气四溢。

    在吃的过程中,旧手机又开始不断跳出消息。

    看了几眼,里面的语录又逐渐带有煽动性,而似乎在策划着什么大活动。

    当初《令人心动的学习》里,最初开学典礼的那场闹剧,就是他们制定的。寒时霖冷声道。

    季白绪这会也反应过来,自己在最一开始做的梦,也很大程度是看到了他们在群里的消息,留在了脑海中,在梦中被挖了出来。

    但由于季白绪不常玩手机,过后就忘记了自己看过的东西。

    等会分头行动吧,我去找《令人心动的学习》,去让他们停止节目。季白绪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