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b小说网 > > 亡国皇后穿成反贼后 > 第174章
    要不是因为她人在元家的院子里,陆南星早给他两下子,冷着一张脸道:“我不是说了么,有事商量后再落实下去。下次你再如今日这般,我才不会给你台阶下!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。”元诩见母亲等人频频往这边看,连忙拱手作揖,“姑奶奶我错了还不成?”

    他这副情形被元母看在眼里,有种自家刺儿头儿子终于被拔干净的感觉,心中欢喜的面上也带了出来,又不好意思过去打扰,只得训斥自家儿子,“阿菟,你不许欺负林姑娘!”

    元诩叉腰翻了翻白眼,直接摆出一个请的姿势,“还请姑娘给小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陆南星想着来意,乜了他一眼,笑吟吟地走向元母,指着院外亲兵手上的物件说道,“元伯母,仓促之间也无法周全,这一点点心意还望您笑纳。”

    元母在两位邻居的艳羡之下,埋怨地看了站在姑娘身后的自家儿子一眼,笑道:“多谢姑娘惦念,只是粗茶淡饭,还望姑娘莫要介意。”又招呼两位娘子落座。

    “怎么会,元伯母权当我是自己人,不用那般客套。”陆南星等着长辈们都坐下,才入坐。

    元诩想坐她对面,却被好事的李婶子占了他心仪的位置,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坐在陆南星身侧,听着她向两位婶母问道:“我初来乍到,这一路之间峰岭连绵不断,山地丘陵过半。若不能出海捕鱼,怕是终日劳作种些粮食也难维持生计?”

    张大娘自家有两艘平船,赶忙抢着说道:“姑娘说的极是。俺们村子山多田少,每岁皆要挑着扁担翻山越岭,从临近州府购买粮食。时逢老天爷不赏饭苛捐杂税逐年增长,头几年能出海贴补家用,还能勉强过活。如今要不是……”被李婶子暗中拽了衣角,这才咯噔一下,将后半段话咽了下去。

    陆南星含笑的目光睃了身侧的元诩一眼,知晓后世福建变乱之根本,追究根源在百姓迫于生计,才勾引倭寇。若想杜绝,唯有提高民生这一条路。

    如今张大娘的试探,也代表了月港县的万千百姓。

    她主动往自己的碗里倒满了酒,言道:“晚辈随哥哥来到此地后,虽见街上店铺大多都关了门,却依旧能窥得往日的繁华。这一路上,也看到了许多船只被弃用,终将成为一堆朽木。导致百姓们生计败落,实则为朝廷毫无缘由的政令。往来官员,只为中饱私囊。哥哥自幼读圣贤书,因朝廷不开科举,不重视汉人,这才万不得已走上了捐官的这条路。我们家不为中饱私囊,只为在有限的能力之下,为父老乡亲多做些实事。盼望着日后当政者能知百姓苦,顾念民生在先。”说罢,端起碗敬在座之人。

    元伯母万分感慨地端起了碗,欲陪饮,却被元诩按住,“娘……”她毫不犹豫地拍落儿子的手,“姑娘的一番话,难道不值我干了这碗酒么?”

    李婶子也是个豪迈的人儿,知晓元诩是担心元阿姐身体,却也劝道:“咱们月港来了好官,别说一碗酒,就是此刻让我老婆子干了这坛子,也在所不辞!”

    元诩看着墙头上越来越多的人探出脑袋,有的人甚至坐在了墙头上……这和他最初的想法,三个人吃顿饭有些差距。

    看着身侧的女人一碗一碗酒的喝着,他:“……”这酒度数也不低,她这酒量怕是自己也比不过。

    陆南星索性起身,朝着渐渐听到风声跑来‘听壁脚’的村民们,高声喊道:“乡亲们,若有擅长造船者,可在我这里留下姓名。日后咱们也要盖一座船厂,改造咱们的船只,不仅是渔船,咱们还要造马船,甚至座船。咱们也要带着自己的货物走出去,也要在各个国家建立咱们的据点!你们说好不好?”

    百姓们被她的一番话听得心潮澎湃,即便是村子里耄耋老人也没见过这样的官家小姐,纷纷举着手大声应和着,“好!好!”

    李婶子抬头看向脸色红扑扑的,目光亮晶晶的陆南星,遏制不住地拉着元母的衣襟,悄声在她耳边说道:“阿姐,你这儿媳妇可真有能耐。阿菟娶了她,真是祖坟上冒青烟,兴旺世世代代子孙呐。”

    元母一路从漠北逃难而来,蜗居在潮水村,也曾恼恨自己性子绵软,没有帮儿子争取他应得的所有。她死不足惜,儿子大好华年,却要被迫充当一名海盗,过着有今没明,颠沛流离的日子。

    如今看到这位林姑娘,她摸着隐隐作痛的胸口,期待地想着,若儿子能得林姑娘的青眼,她就是死了,也能安心的上路。

    第九十五章

    元诩则不得不站起身, 朝着四面八方的人群拜了拜,“各位婶娘叔伯们,烦劳大家先各自散去回家吃饭, 容咱一些辰光照顾贵客。待过两日, 我在摆席请大家伙吃些鲜货。”

    有人问道:“摆席总得有个缘由,莫非你与县老爷的妹子好事将近了?”众人听后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“别乱说。”元诩自认为脸皮厚,都经不起这般吆喝。直到元母站出来说了几句好话, 众人这才逐渐散去。

    眼瞧着天色渐暗, 李婶子和张大娘也各自归家,元母见状先是将泡好的茶水端上了桌, 端着剩下的晚盘去了小厨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