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b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魏宫廷 > 第1099章:四月
    在大梁往东北大概直线距离六十里左右,有一座县城名曰『小黄』,这里土壤肥沃、农田众多,是向大梁市集供应粟米的重要种植地。

    同时,这里也有一片墨家的『试验田』,与相应的『舂米作坊』与『研磨作坊』。

    那一大片试验田,包括周边的空地,皆是小黄县内的豪族『乌氏』以非常低廉的价格租给冶造局的,原因很简单,『小黄乌氏』,即是乌贵嫔的娘家。

    由于沈淑妃与赵弘润母子俩的照顾,当初听说冶造局准备划一块地做试验时,乌贵嫔便写信通知了她的娘家,让『小黄乌氏』以非常低廉的租金租了许多土地给冶造局。

    当然,事后赵弘润亦投桃报李,让『小黄乌氏』加入了肃氏商会,如今,乌贵嫔的兄弟侄子们,一个个都在三川雒城或淇县边市打拼赚钱呢,以至于只有一些老人留在小黄,比如说乌贵嫔的父亲、赵弘昭的外祖父乌元。

    三月末,当赵弘润来到小黄那片试验田的时候,乌元正拄着拐杖,带着两名家仆走在田间,视察田地。

    远远看到乌元,赵弘润便翻身下来,走到前者面前拱手礼,恭恭敬敬地尊称了一声“世公”。

    “肃王殿下。”乌元亦拱手回礼。

    对此,赵弘润唯有苦笑,毕竟他不止一次请乌元直呼他为『弘润』,但乌元总是说礼不可废。

    在一番寒暄过后,乌元眼巴巴地问道:“肃王殿下,老朽的外孙,可曾写信来?”

    乌元的外孙,即是赵弘润的六王兄,如今在齐国执左相权柄的赵弘昭。

    不过对此,赵弘润哪里晓得,毕竟他跟赵弘昭如今也不是月月通信,由于路途的关系,一年到头能收到赵弘昭一两封信已经很了不得了。

    见赵弘润面露尴尬之色,乌元黯然地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赵弘润知道,乌元非常疼爱赵弘昭这个外孙,比对他亲孙子还要疼爱,谁让赵弘昭打小就聪颖讨人欢喜呢。

    而对此,赵弘润只能好言安抚。

    “肃王殿下,据说齐国的内乱还未平息?”乌元眨着眼睛问道。

    说实话,对于齐国的内乱,这段日子赵弘润还真没怎么去关注,不过看着乌元脸上的担忧之色,他信誓旦旦地说道:“应该快了。……世公也不用过多担心,论地位,六王兄乃是齐王吕僖的女婿,堂堂的左相,论才智,六王兄更在小子之上,再加上六王兄还有齐王吕僖的遗嘱,区区诸公子的内乱,不足挂齿。……反倒是世公,您可要保重身体,您如今可是『太外祖』的身份了。”

    一听这话,老头儿顿时眉开眼笑,也是,对于这个素来疼爱外孙赵弘昭的老人来说,还有什么比外孙成婚生子更让他感到高兴的呢。

    遗憾的是,至今为止,老头儿还未亲眼见过那个玄外孙。

    乌元告诉赵弘润,等到齐国内乱平息之后,他就要坐船去齐国看望外孙、外孙媳妇以及玄外孙,对此,赵弘润自然是顺着他说话,将老头儿哄得眉开眼笑。

    聊完了私事,就该聊正事了,赵弘润告诉乌元,他此行是特地来视察冶造局所研制的『水力舂米』与『水力研磨』两种作坊机械,并邀请乌元一同前往。

    乌元欣然受邀,毕竟他对冶造局的一些水力机械也是颇感好奇的。

    其实确切地说,这些民用机械,并非是冶造局研发出来的,而是冶造局内的宋墨钜子徐弱那一批原宋地工匠研发出来的——可能是受到了赵弘润的熏陶,冶造局对研发战争兵器、改良军备、建造巨型楼船等事格外上心,相比较而言,对于推广『水力舂米机械』、『水力研磨机械』不足够热情,哪怕是按照赵弘润的要求改良出来后,要么是丢在库房里,要么就是丢给工部,然而宋墨钜子徐弱那批人的到来,却是补足了冶造局这方面的缺憾。

    毕竟鲁国墨家之道,其实首要注重的就是民用器械,军备只是其次,但由于鲁国工匠制造出来的战争兵器威力实在太强劲,以至于盖过了民用机械的风头,让人误以为鲁国的真正强大在于军备制造。

    事实上,这是错误的观点。

    记得当初,赵弘润在结束『四国伐楚战役』后,曾受鲁国君主的邀请前往鲁国,当时他就注意到,鲁国对于借助水力、风力的器械,运用地非常普及,鲁国百姓几乎都是在特定的作坊内利用那些机械舂米、研磨,而魏国呢,至今仍然还是采取人力,两者相差地不止一星半点。

    因此在回国之后,赵弘润就将民用机械这方面的事交给了宋墨钜子徐弱那一批人,让他们与工部合作,致力于提高魏国的民间生产。

    像什么水车渠田灌溉,水力舂米、水力研磨,这些都是徐弱那些墨家子弟改良制造出来的。

    来到舂米作坊后,赵弘润视察了那些水力舂米机械。

    其实说实话,这些粗苯的机械,在他看来谈不上有多先进,无非就是水力转动大型齿轮组、齿轮组又带动轴杆,使得固定在轴杆上的舂棒一下一下地锤击底下的石臼。

    但不可否认,这极大的减轻了劳力,毕竟只有尝试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,舂米脱壳是一件多么累人的事,纵使是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,也坚持不了多久。

    而在这间作坊中,水力取代了人力,人只需要站在石臼旁,用手时不时地翻一翻粟米,不知轻松了多少。

    水力研磨机械也差不多,只需要一个人往石磨上方的小口倒脱去壳的粮食,水力自会带动石磨一圈圈地转动,磨出细细的米粉或面粉。

    而要当这些器械停下来也很简单,只要在连接水车的轴杆上,拆一片大概一尺左右的齿轮下来,整个作坊内一整排的机械都会停下来。

    “很好!”

    赵弘润毫不吝啬对随行的徐弱等墨家弟子的称赞。

    虽然在他看来,这些借助水力的机械仍颇为笨重,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整体技术,不可否认,这种水力机械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,将大大加快舂米与研磨的速度,减少劳力。

    “写一封详细的记录送到工部,由工部上报朝廷。”

    赵弘润在对徐弱等人吩咐道。

    随后几日,赵弘润一行人借宿在小黄乌氏的宅邸中,因为除了那些水力机械外,他还要视察试验田的灌溉、播种等事,倘若试验成果不错的话,将由工部大力推广到各国各地。

    待等到四月初,赶在会试之前,赵弘润与宗卫们正才风风火火地赶回大梁,主持考举的正试。

    正式考举的日子,定在四月初三,这个日子是礼部选定的,大概是『此日大吉』之类的意思,毕竟礼部是受某种程度上受『类迷信』的事物影响最大的朝廷府衙。

    四月初三这一日,肃王府的门客温崎天未亮就悄悄溜出了府门,前往夫子庙,毕竟初试的时候,由于绿儿的关系,使得他被众多的考生指指点点,他可不想再遭一回罪。

    待等温崎来到夫子庙门前时,他看到了他前几日结识的友人,介子鸱。

    让温崎感觉有点意外的是,今日介子鸱孤身一人,他那位义兄文少伯似乎并没有随同而来。

    可能是猜到了温崎心中的纳闷,介子鸱笑着说道:“我昨晚半夜把他拉起来喝酒,将他灌趴下了,如若我所料不差的话,他这会多半还在宅邸里呼呼大睡。……赵兄呢?”

    温崎遂将他早早偷偷溜出府门的事一说,听得介子鸱会心一笑。

    当然,他刻意略过了『那座主人的府宅乃是肃王府』的这件事。

    今日的正式考举,程序与三月份那场初试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,同样是由礼部官员点名,然后考子们按照考牌入内。

    至于考试场地,则分别两部分,一部分在夫子庙内四邻那呈『回』字状的号房内,另外一部分则仍然是在那块露天的空地上。

    也不知是否是运气,温崎的考场被安排在那片空地上。

    『难道肃王果真毫不担心我作弊?』

    在得知自己的考场位置后,温崎惊讶地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毕竟他原以为肃王赵弘润会利用主考官的权限,将他安排在号房内。

    不过转念一想,温崎就释然了,毕竟对于他这等作弊高手来说,号房内与露天考场相比,反而是号房内的作弊更加容易,毕竟号房还有几堵墙挡着嘛。

    可露天考场就不一样了,不知有多少监考巡卫的眼睛盯着呢。

    『不过,这可难不倒我温崎……』

    哂笑一声,温崎在找到自己的座位,然后,他就傻眼了,因为他发现,他考试的座位居然没有变动过,仍旧是上回初试时的那样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他的前座是华阳唐沮,后座是商水介子鸱,左边则是大梁的何昕贤。

    『……搞什么?!』

    温崎简直气炸了。

    他无法判断,这究竟是礼部的偷懒,还是那位肃王殿下对他的赌约丝毫不曾重视,但实际上,考场座位之所以未曾出现变动,是因为赵弘润觉得没有必要。

    因为负责巡逻这场考试的监考巡卫,乃是青鸦众。

    一帮考生想在几百名青鸦众的眼皮底下作弊?想都别想!

    『看来只有从左前座与左后座的考子下手了……』

    一边漫不经心地与介子鸱闲聊着,温崎一边打量着左前方与左后方两名考子。

    而与此同时,在夫子庙内,礼部尚书杜宥拆开了一份今日的考题瞅了瞅,脸上的表情异常古怪。

    『真的合适么?肃王殿下出的题……』